Sp. Pl. 2:684. 1753.
半灌木或灌木,高1-2m,分枝多;小枝和叶柄均密被星状柔毛。托叶细线形或钻形,长3-4.5mm,宿存;叶柄长3-8mm;叶片菱状披针形、菱状卵形、近圆形或倒卵形,长2-5.5cm,宽1.5-3.5cm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,先端急尖、钝或圆,下面密被星状柔毛,上面毛较稀疏,羽状脉6-8对。花单生于叶腋,在小枝的顶端常数花密集呈簇生状;花梗长约5mm,果期可延伸至1-1.5cm,密被星状柔毛;花萼钟状,长6-8mm,密被星状柔毛,边缘有纤毛,裂片5,三角形,先端急尖,长及萼全长的1/3,宿存;花冠黄色,直径约1cm,花瓣倒卵形,长约1cm;雄蕊柱短于花瓣,外面疏被短硬毛;花柱分枝6-8枚。分果扁球形,直径6-7mm,有6-8个果瓣;果瓣皮近革质,平滑,背部被短粗毛,顶端具2芒,芒上疏生长硬毛。花期:4-12月。果期:4-12月。
产地:南澳(张寿洲 4228)、沙头角、笔架山、羊台山、梧桐山(深圳考察队 1303)、梅林。生于山谷林下、沟边和旷野,海拔50-250m。
分布: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。印度、泰国和越南。